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391篇
  免费   508篇
  国内免费   565篇
测绘学   198篇
大气科学   420篇
地球物理   444篇
地质学   1431篇
海洋学   332篇
天文学   117篇
综合类   193篇
自然地理   329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89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2篇
  2019年   81篇
  2018年   122篇
  2017年   101篇
  2016年   88篇
  2015年   100篇
  2014年   94篇
  2013年   126篇
  2012年   112篇
  2011年   141篇
  2010年   177篇
  2009年   152篇
  2008年   134篇
  2007年   126篇
  2006年   122篇
  2005年   90篇
  2004年   106篇
  2003年   102篇
  2002年   141篇
  2001年   128篇
  2000年   113篇
  1999年   123篇
  1998年   103篇
  1997年   83篇
  1996年   96篇
  1995年   85篇
  1994年   71篇
  1993年   54篇
  1992年   46篇
  1991年   32篇
  1990年   35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5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9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7篇
  1983年   7篇
  1982年   7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1篇
  1977年   2篇
  195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湖北郧西黄龙洞骨化石表面改造痕迹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湖北黄龙洞遗址出土有距今约10万年的7枚晚期智人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并发掘出石制品和骨制品等。本研究使用光学显微镜、超景深数码显微镜以及三维扫描仪等对该遗址骨化石表面具有明显改造痕迹的标本进行形态学观察,并参考国内外关于标本表面改造痕迹的认识,对痕迹性质(种类)进行鉴定。然后以鉴定工作为基础,对痕迹在骨骼表面的分布组合特征进行量化分析。痕迹研究结果支持了发掘者此前提出的关于黄龙洞骨骼堆积属于原地埋藏的研究结论,并表明:黄龙洞内古人类的狩猎与屠宰等活动,是造成洞穴内骨骼堆积的主要原因;当时古人类可能在居址附近猎获动物后,将动物集中到洞穴内进行过较细致的屠宰。居住在黄龙洞的古人类屠宰技术行为主要有:切割、刮切、砍斫和砸击等。大多数切割痕迹主要是为了剥取肉食,部分位于骨骺端的切割痕迹以及砍斫痕迹是肢解行为的结果,而砸击痕迹则与取食骨髓以及骨器制作的行为有关。与人工痕迹同时出现的动物改造痕迹还反映出食肉动物和啮齿动物对人类遗留在洞穴内的骨骼有一定程度的再利用。  相似文献   
992.
为了研究监测西安地区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的变化情况,建立了该地区高精度GPS监测网.着重介绍了该GPS监测网设计方案和外业观测方法,并对内业数据处理中的关键技术进行了深入研究,提出了一套适用于大城市地面沉降与地裂缝灾害监测的作业方法和数据处理方案.通过西安地区地面沉降和地裂缝的GPS监测实践,验证了本文提出的监测网的布设原则、GPS外业施测和内业数据处理方案是切实可行的,并且通过GPS监测获取了西安地面沉降和地裂缝近期活动的有关数据信息,获得了与精密水准结果与地质资料具有较好一致性的结果.  相似文献   
993.
对出露在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南迦巴瓦地区那木拉峰的片麻岩进行了系统垂向上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取样分析,在3393~4537m取样高程内的10个样品获得的磷灰石裂变径迹分析结果显示:中值年龄在0.64~1.58Ma之间,平均封闭径迹长度在14.0~15.2μm之间,标准偏差在1.0~3.5μm之间。其中,径迹长度数据为这一地区的首次报道,可以为数据分析的可靠性提供重要保证。通过利用裂变径迹的"香蕉图"模式分析,在这批年龄结果中进一步区分出了代表混合年龄的样品组分和代表事件年龄的样品组分。事件年龄揭示这一地区在更新世有两期抬升-剥露事件的记录,时间分别为1.10±0.24Ma和0.65±0.08Ma。而磷灰石裂变径迹年龄在剖面线上的空间分布显示山体内部的高海拔地区年龄较新,向边缘低海拔地区逐渐变老的趋势。这种分布特征与早期多雄拉-那木拉褶皱构造变形无关,是东喜马拉雅构造结地区正处于快速抬升-剥露过程中的一种指示。据地温梯度30~40℃/km推算的1Ma以来的平均视剥露速率约为2.43~3.24mm/a。而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分析,这一地区快速地抬升-剥露过程可能自3Ma已发生。东喜马拉雅构造结1.10Ma和0.65Ma的抬升-剥露事件可以与青藏高原隆起过程中周缘地区的"昆黄运动"、气候转型和沙漠化等同期响应事件在年代学上建立联系。青藏高原的周缘隆起在更新世时期表现出的活动响应具有准同时的特征。  相似文献   
994.
高原机场建设工程“3S”技术综合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开发新机场和扩建老机场已经成为西部地区发展经济的重要举措。在青藏高原地区,机场建设前期工程中,如机场选址、机场工程地质、生态环境等因素的评价中,采用何种技术方法尤为重要,将直接影响机场建设工程进展及经费的投入。文章在西藏阿里、四川康定、云南腾冲、昆明小哨等多个机场的工程地质勘察项目实践基础上,探讨“3S”技术在高原区机场建设工程中的作用及其关键技术,提出基于“3S”技术的高原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关键技术方法,为高原机场建设创优工程与现代化管理提出新的思路。在机场建设工程地质勘察中,应用“3S”技术,通过遥感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虚拟现实和全数字摄影测量等高科技,制作测区的高精度正射遥感影像地图以及各个拟选机场的遥感图像三维虚拟动态系列动画图(模型),在此基础上进行场区的构造地质、工程地质、环境地质以及生态环境等特征信息提取和综合评价,为机场建设工程决策者和具体的工作者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95.
时间问题是地理学中一个基本的研究问题。随着空间技术和现代信息基础设施的飞速发展,使得空间信息具备了较强的时态特性,传统静态地图中的可视化表达方式已无法满足时态信息的动态表示需求,如何在空间格局上和基于时间维的动态演化过程中,提供时态信息模拟结果的可视化分析和表达,是不可忽缺的一个环节。针对当前时空数据模型较多,而可视化研究相对较少的现状,在充分研究时态信息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可视化动态过程所涉及的相关模型,包括概念模型、时空耦合模型以及预测模型等。  相似文献   
996.
大别—苏鲁区UHP变质岩构造学及流变学演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别—苏鲁区的30个关键位置,对UHP/HP变质岩进行详细构造解析、大比例尺(1∶10000)制图并在区域尺度上进行观察和对比,以便揭示它们的构造几何学、变形条件和流变学演化。初步的研究结果指出,广泛出露的UHP/HP榴辉岩相岩石形成一个巨大的UHP/HP变质带,提供了一个观察中朝与扬子克拉通之间三叠纪大陆深俯冲-碰撞带过程的窗口。观察的显微构造及组构指出,UHP/HP变质带内岩石变形机制,无论是在榴辉岩相阶段还是在榴辉岩相后阶段,都是以塑性流变为主,其力学行为和组构特征都受组成矿物的强度、强度差等流变学特征,以及变形物理环境如压力、温度、应变速率、差异应力和流体含量等的制约。在俯冲/碰撞带内的变形分解作用于岩石圈不同层次及不同的构造阶段都曾发生,而且,在不同尺度上,应变局部化形成具高应变的剪切带网络,且一般显示典型的布丁-基质或碎斑-基质构造及流变学型式。根据构造、岩石、变质作用及地质年代学资料,借助于岩石圈流变学基本原理,提出一个大别—苏鲁区UHP/HP变质岩石流变学演化的工作模式,它涉及早期扬子与中朝克拉通间三叠纪(~250~230Ma)大陆深俯冲/碰撞、UHP/HP变质岩形成,相继深埋岩石的多期折返。特别强调UHP/HP岩石向地壳表层的折返,主要是构造过程,地面侵蚀作用是次要的。  相似文献   
997.
基于TM影像的闽江口湿地信息提取及其动态变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分形理论为基础,借助GIS和RS技术,利用1986年和2002年两期TM遥感影像,提取获得了这两期闽江河口湿地资源的空间信息,根据分形理论中分形维数和稳定性指数的物理意义,揭示了闽江河口湿地资源动态变化情况.研究表明,1986~2002年间,闽江河口区有大量湿地转变为非湿地,总体上看,各湿地类型斑块的形状较为复杂,稳定性差,并且未来有加快演变的趋势.福州市在实施"东扩南进"的城市发展战略过程中对湿地资源的直接占用,是导致闽江口湿地减少,稳定性差的主要原因.今后在闽江南、北港的开发过程中,需要在积极发展经济的同时,加强湿地生态保护.  相似文献   
998.
南海东沙西南海域冷泉碳酸盐岩特征及其意义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陈忠  杨华平  黄奇瑜  颜文  陆钧 《现代地质》2008,22(3):382-389
海底冷泉流体或自生碳酸盐沉积可为碳氢化合物(主要指常规油气或天然气水合物)、冷泉生物群落的调查和研究提供有利线索。对东沙群岛海区、神狐海区和ODP184-1146钻孔碳酸盐沉积的特征进行了对比和研究,结果表明这些海区碳酸盐岩的岩性特征、碳氧同位素组成等存在明显差异。东沙群岛海区和神狐海区的碳酸盐岩的化学成分如TFe、A l2O3、TiO2、K2O、Na2O、MnO、P2O5等不同,表明它们可能分别受到了粘土矿物和铁锰氧化物影响。在神狐海区至少发生了一次冷泉流体活动,形成了早晚两期冷泉碳酸盐岩,而在东沙群岛海区发生了至少3次冷泉流体活动,形成了多期冷泉碳酸盐岩,反映了这两个海区碳酸盐沉积的甲烷成因不同,且形成环境也受不同的因素控制。研究揭示,在东沙群岛南部海区可能发育热成因甲烷汇聚的天然气水合物,其海底可能存在冷泉生物群落,这为东沙西南海域天然气水合物和冷泉生物群落的进一步寻找和研究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999.
库布齐沙漠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沙障防沙试验效应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在库布齐沙漠流动沙丘区建立HDPE网和植物纤维网工程沙障试验区,采用MetOne 014A/024A型8通道风速仪、8方位集沙仪、风蚀插钎,观测试验沙障影响下的风速、输沙量和地表侵蚀堆积,对比分析不同规格HDPE网、植物纤维网方格沙障和HDPE网前沿高立式阻沙沙障的防风固沙效应。结果表明:(1)一定孔隙度(50%)的方格沙障中心风速垂直变化幅度与变化规律,仅与沙障平面规格和高度(h)密切相关,与试验材料基本无关。相同平面规格的方格沙障,高度(h)大者降风效应显著;相同高度的方格沙障,小规格降风效应较为显著;(2)试验沙障及其防沙体系对风沙流输沙产生明显影响,相近地貌部位,5.0m×5.0m(h=100cm)植物纤维网方格中心输沙量远小于1.0m×1.0m(h=20cm)HDPE网方格和流动沙丘区,大规格高立式沙障固沙效应优于小规格低立式沙障;(3)试验沙障的地表侵蚀堆积状态仅与沙障规格有关,沙障材料的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00.
China has witnessed unprecedented growth of its universities in recent years. Because they function as a sort of urban quasi-public good, university campuses generate a variety of externalities within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including their impacts on adjacent housing markets. Through an analysis of the case of Nanjing, China, this study attempts to quantify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university campuses and housing markets in China and to help policymakers, planners, and community members better understand campus–community relationships more generally. The study yields the following findings. First, university campuses have been capitalized into the housing prices of their neighboring communities in Nanjing. Second, in the proximate communities, university campus spillover benefits involve trade-offs with the amenity values of other public goods. Third, campus capitalization effects vary across different tiers of universities. Based on the empirical results, we offer several policy implications, key among which are that policymakers need to acknowledge and rationally distribute the potential spillover benefits of the campus to multiple stakeholders; campus and residential communities should be planned synergistically to optimize land use efficiency;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be fully engaged with their surrounding communities to maximize mutual benefit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